昆特牌是牌组总计25张牌,第一轮抽10张,第二、三轮各抽3张,手牌上限10张,多余的牌会丢弃。调度(换掉你不需要的牌)次数根据不同的领袖决定。
昆特牌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小局点数高的一方获胜。第一局的先手是硬币决定,后续每局的获胜者是下一局的先手。平局时,上一局最后一个放弃跟牌的是下一局的先手。
这些机制共同决定了昆特牌的核心玩法是卡差和先后手。
因为玩家往往需要留一手终结技在R3打出。比如大大林妖的食尸鬼吞墓地老矛头,是一个13点+的爆发,但是如果打出这一手之后对面仍然可以走牌,那么很容易被对面伊格尼法印或者烧灼解掉。因此这类终结技在R3最后一手打出,是最安全、最不受干扰的。或者指令北方的白龙奥克维斯塔,最后一手打出可以烧到更多的单位,实现利益最大化。
所以,在R3两方手牌数量一样多的情况下,R3的后手方我们一般认为是有优势的。那么R3想要打后手,一般需要赢下R1、输掉R2。相对来说R2是昆特牌比较不重要的一小局,2:1也是最常见的结果,2:0很少很少,除非玩家非常自信,否则赢下R1之后就算空过R2,也能赚到对面1卡差,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如果R3两方手牌不一样多,那么手牌多的那一方可以获得最后一手(以及更多的点数来源)。因此,如果我们在R1赚到了有效的卡差,那么R1也不是非赢不可。
在HC之前的版本里,没有手牌上限。因此当时赚到了卡差是随时可以走人的。但是现在有了手牌上限,因此R1至少要打掉3张(剩余7张),R2才不会爆;R1至少要打掉6张(剩余4张),R2才可以考虑空过。
反过来说,如果对方R1在手牌剩余6张的时候有明显优势,选择放弃跟牌。那么我们2卡之类能追的上,就可以赢下R1,空过R2,在R3的时候拿到后手还没有卡差。
如果双方手牌已经小于4张了,一般认为平卡赢是大优势(R3对面放弃跟牌后我们还有2手打出),亏1卡赢是可以接受的(R3无卡差,但是拿到后手),赚1卡输也可以接受(R3无卡差,拿不到后手),平卡输和亏2卡赢都是很难打的局面。
尽管在HC里,已经对先后手做了平衡,包括先手调度次数增加,先手方获得女神的5点增益。但是R1先手我们认为还是小劣。因为放弃跟牌后场上的局势就完全不受我方控制了,而后手方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平卡赢还是赚1卡输(你可能小赚,但我永远不亏

个人经验,R1先手方第一手往往是一些铜卡长局组件,比如马格尼师,这个时候一般不选择直接贴女神的5点,因为很可能引来瘟疫或者掠食俯冲这样的解牌(现在热修之后瘟疫少很多了,掠食俯冲依然有)。当然如果你觉得对面松鼠党可能摸一张蓝山精锐出来打4,那还是贴吧。
但是先手方的这5点也要考虑在手牌少于7张以前贴上。因为手牌7张以内你就要考虑是否弃牌。而当回合如果触发了女神的指令就必须再出一张牌、打完该回合。
后手方的策略就非常简单,把你和对手的点差保持在你一张卡追的上的范围内,点差小了就扔小点数铜卡,点差大了就扔三基佬老矛头、或者去除对面大点数。如果对面亏你1卡的时候你点数还领先,就可以安逸的扔一些长局组件(因为长局组件往往亏点数),比如终末之战、矮人符文剑等。
当然赢下R1之后,如果对方是铜卡质量不高,而终结技过强自己没法解除的时候(比如艾瑞汀可能的免疫13点+),那就要在R2逼牌。当然逼牌也是很考验技术的,逼的不好,能把赢1卡进R3给打成平卡进R3(R2都打光了手牌)。因此要慎之又慎。
另外两个新手常犯的错误:
1,碧尔娜布兰是先抽2后弃2,所以手牌如果全满的时候打碧尔娜,会爆掉1张牌、但依然扔2张,等于白送对面1卡差;
2,如果R3后手,那么龙之梦应该是你倒数第四手出的牌,而不是倒数第三。现在版本R3最后一手不会触发龙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