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hanzi9501 嗯,确实当年没Labo这种。可是再老一辈,可能连咱们当年的东西也还没有啊…
时代变了,儿童也变了。现在吸引孩子的,不再是当年咱们这辈人童年玩的东西了。
所谓的童趣,所谓的儿童向,并不是盒子上的“推荐年龄”,也不是根据大人们的童年玩具去决定的。
当周围孩子们玩着乐高、玩着平板电脑,玩着遥控直升机、玩着各种新鲜玩意…
在家境不是问题的情况下,家长却给自家孩子买一个“我们当年玩的还没这么精致呢”的木制玩具车(现在能装电池用小遥控器遥控了)、木制积木块(现在里面有LED能发光了)…
不知道孩子收到后会有什么想法,虽然家长当年是玩那些的,但现在的孩子会觉得有趣,会从心里承认这些是给自己玩的么…
toio机器人对战那个玩法不错,我也很喜欢。
但整体上toio这一套产品,和Labo比较的话,孩子们相对而言,并不会认为toio是自己想玩的。
这就是视点的不同:做孩子们(甚至心里仍然没长大的“大孩子”)想要的产品,还是做家长们想要给孩子的产品。
而现在家长,普遍还是会给孩子买前者,孩子想要的。
不是当年了,孩子想要?不行,电子海洛因。爸妈给你买后者,学习机,多棒,每天必须玩(学)两小时。
索尼好产品很多。但任天堂,真的懂得怎么抓住孩子的心,这点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