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点成就
1. 家用机作品的掌上体验。
其实从PSP开始索尼走的路线就很正,也贯彻到了V的定位上,时至今日在官网,V的标语仍然是Great games on the go。这是个很好的理念,但需要强大的性能和合理的布局来支持。PSP的性能实际上不弱,但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右摇杆的缺失导致了很多家用机作品不可以直接适配到PSP上,同时也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游戏的类型。而到了V的世代,强大的性能和右摇杆的加入,让家用机作品的登陆显得顺其自然,尤其是对于那些对L2R2和L3R3应用极少的日式游戏,在登陆V平台之后,操作上几乎没有和家用机版有任何更改。回顾整个V的软件阵容,虽然几乎没有独占游戏,但数量可观的跨平台日式第三方游戏给了玩家们一个选择V的理由,而如果你审视一下V的对手3DS的软件阵容,不难发现3DS的作品几乎都是独占游戏,是传统意义上的掌机游戏。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V已经不是传统的掌机,而更像是NS这样的融合机,这一点我们放到后面再说。
我在起首提到了V的软件阵容偏科严重,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平台上缺少足够多的美式游戏,但坦率的讲,现如今的美式游戏已经和日式游戏成为了两种生物。无论是质量还是体量,日式游戏已经远远被美式游戏甩在了身后,如果大家仔细回想下,在六代机甚至七代机时期,我们都还能看到大量的漫改影改和小品级的美式游戏,但这些作品在八代机时期几乎消失殆尽,如今市面上的美式游戏,几乎个个都是3A,这种情况下还期待美式游戏登陆机能较之于据置机可能有百倍差距的掌机上,是天方夜谭。这不是V的问题,如今风头正盛的NS,十倍于V的机能,也一样面临着一样的景况。是以我没有把这一点放在缺憾之中,只在这里作为事实提及一下。
大量的日式跨平台游戏和独立游戏,确确实实让玩家在掌上享受到了和家用机一样的游戏内容,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哪怕这里缺失了高品质的第一方作品,也缺失了数量足够的美式3A,也终归给喜欢V、喜欢日式游戏的玩家提供了大量的选择。家用机作品的掌上体验,V是第一个完成了这件事的掌机,大概也是最后一个。
2. 奖杯和正版化
打杯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而能在掌机上做这件事,自然让这件事本身变得更有趣一些。V的软件阵容中有着大量的慢节奏的日式游戏,奖杯系统的加入,让玩家多了一个投入时间的理由,也让游玩的历程直观起来。而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奖杯系统也相当大程度上推进了V玩家的正版化,在乎奖杯的玩家也一定很爱惜自己奖杯表的纯净度,至少我个人还从没见过非正版的奖杯玩家。我知道的很多V玩家本身是学生,并不方便在宿舍或者家里打家用机,不宽裕的经济当然也不允许购入大量游戏,这种情况下,V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入坑选择。V有着大量的可以投入巨量时间的作品,而在游玩的过程中又可以不断解锁成就,让每一盘游戏的分量都更加厚重。而当这种认真和投入成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成为享受和执着,我认为V的存在培养了相当多玩家的正版消费习惯,也转化出了相当多的正版玩家,尤其在打杯玩家这个小圈子里面,如今这种和谐的气氛,我想V是功不可没的。只要V的奖杯上传功能不关闭,我想我就不会放弃V吧。
1. 家用机作品的掌上体验。
其实从PSP开始索尼走的路线就很正,也贯彻到了V的定位上,时至今日在官网,V的标语仍然是Great games on the go。这是个很好的理念,但需要强大的性能和合理的布局来支持。PSP的性能实际上不弱,但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右摇杆的缺失导致了很多家用机作品不可以直接适配到PSP上,同时也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游戏的类型。而到了V的世代,强大的性能和右摇杆的加入,让家用机作品的登陆显得顺其自然,尤其是对于那些对L2R2和L3R3应用极少的日式游戏,在登陆V平台之后,操作上几乎没有和家用机版有任何更改。回顾整个V的软件阵容,虽然几乎没有独占游戏,但数量可观的跨平台日式第三方游戏给了玩家们一个选择V的理由,而如果你审视一下V的对手3DS的软件阵容,不难发现3DS的作品几乎都是独占游戏,是传统意义上的掌机游戏。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V已经不是传统的掌机,而更像是NS这样的融合机,这一点我们放到后面再说。
我在起首提到了V的软件阵容偏科严重,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平台上缺少足够多的美式游戏,但坦率的讲,现如今的美式游戏已经和日式游戏成为了两种生物。无论是质量还是体量,日式游戏已经远远被美式游戏甩在了身后,如果大家仔细回想下,在六代机甚至七代机时期,我们都还能看到大量的漫改影改和小品级的美式游戏,但这些作品在八代机时期几乎消失殆尽,如今市面上的美式游戏,几乎个个都是3A,这种情况下还期待美式游戏登陆机能较之于据置机可能有百倍差距的掌机上,是天方夜谭。这不是V的问题,如今风头正盛的NS,十倍于V的机能,也一样面临着一样的景况。是以我没有把这一点放在缺憾之中,只在这里作为事实提及一下。
大量的日式跨平台游戏和独立游戏,确确实实让玩家在掌上享受到了和家用机一样的游戏内容,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哪怕这里缺失了高品质的第一方作品,也缺失了数量足够的美式3A,也终归给喜欢V、喜欢日式游戏的玩家提供了大量的选择。家用机作品的掌上体验,V是第一个完成了这件事的掌机,大概也是最后一个。
2. 奖杯和正版化
打杯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而能在掌机上做这件事,自然让这件事本身变得更有趣一些。V的软件阵容中有着大量的慢节奏的日式游戏,奖杯系统的加入,让玩家多了一个投入时间的理由,也让游玩的历程直观起来。而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奖杯系统也相当大程度上推进了V玩家的正版化,在乎奖杯的玩家也一定很爱惜自己奖杯表的纯净度,至少我个人还从没见过非正版的奖杯玩家。我知道的很多V玩家本身是学生,并不方便在宿舍或者家里打家用机,不宽裕的经济当然也不允许购入大量游戏,这种情况下,V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入坑选择。V有着大量的可以投入巨量时间的作品,而在游玩的过程中又可以不断解锁成就,让每一盘游戏的分量都更加厚重。而当这种认真和投入成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成为享受和执着,我认为V的存在培养了相当多玩家的正版消费习惯,也转化出了相当多的正版玩家,尤其在打杯玩家这个小圈子里面,如今这种和谐的气氛,我想V是功不可没的。只要V的奖杯上传功能不关闭,我想我就不会放弃V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