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一下环境
光猫(端口1)-网管交换机-单臂Openwrt主路由(端口2),其他端都接在交换机另外的接口下。
Openwrt里给eth0划了两个Vlan10和Vlan20,分别作为wan(20),lan(10)
交换机下
PVID:
20:1
10:2 3 4 5
Vlan:
20(wan):1u 2t
10(lan):1x 2t 3u 4u 5u
按此方法划分时,按我理解是路由自己给帧打上10的tag,流入交换机时交换机只转发,交换机流出到路由时有什么tag进什么虚拟接口。但是这样在交换机监控里看到有近1/10的失败收包

去恩山上搜了一下,一个帖子中这种情况还挺多而且没有定论,MTU都设置了略低于1500不会出现什么大包误报的问题,也测试了不拆包根本发不了1500以上的包。
然后改成了
Vlan:
20(wan):1u 2t
10(lan):1x 2u 3u 4u 5u
路由上取消了lan的虚拟vlan直接通过eth0,按我理解这样是由交换机打上10的tag再转发,带10tag的包流出到路由时候由交换机去掉tag。看起来和上面那种方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结果这样丢包情况竟然极大的减轻到几乎没有了(几十万分之一)

这种情况是不是因为openwrt对单口多Vlan支持其实并不是特别好?
方案2和方案1从各端看来到底是不是一样的?
带20tag的包流入端口2的时候交换机到底是怎么处理这个包的,这个物理端口既有untag又有tag的设定,这点vlan看的不是那么明白
